河北一户铁路穷哥们,老大上山下乡,老二进了天安门,个个逆袭!
你知道京广线有多长吗?两千多公里,纵贯南北。你知道这条线上有多少个站台吗?成百上千。但有一个站,你地图上都未必找得到,河北临城,鸭鸽营火车站。
一个四等小站。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那种慢车都要犹豫一下才停靠,一天听不到几声汽笛的地方。我们兄弟四个,就出生在这。父亲是铁路工人,母亲是家属,没工作。一家六口人,就指着父亲那点死工资,活得像铁轨上的石子,渺小又坚硬。
那个年代,“穷”这个字,不是说出来的,是刻在骨子里的。
大哥周新安,生在一九五六年。他是我们兄弟里的天,也是家里的“半个爹”。家里有多难?大哥就得有多全能。他手上,有我们几个弟弟的童年。家里没像样的家具,他就跟着老木匠学,叮叮当当,敲出一张张小板凳。我到现在还记得那个一米长的凳子,夏天院里一放,就是我的龙床,躺在上面数星星,能赶走一身的暑气。
过年,是孩子最盼望的,也是我妈最发愁的。买不起新衣服,只能扯几尺布自己做。可我妈一个人哪忙得过来?又是大哥,拿起针线,在昏黄的灯下一针一线地缝。他做的衣服,针脚歪歪扭扭,但却比任何名牌都暖。
中学一毕业,时代的一声号召,大哥就去了“上山下乡”。那是什么地方?那是一片广阔天地,也是一片未知的苦海。无数城里娃的青春和迷茫,都洒在了那片黄土地上。可我大哥硬是没认怂,白天一身泥,晚上一盏灯,愣是挤时间自学,最后考上了大学,从钢铁厂的技术员,干到了退休的工程师。你说,这算不算逆袭?
大哥走了,家里的顶梁柱就得有人接。二哥周新国,就是那个站出来的人。他接的可不只是班,是整个家的烟火气。刷锅洗碗,喂鸡喂兔,我妈出去打零工,他就得看着我们这帮“拖油瓶”。
可二哥心里有团火。后来,他去参了军。这一走,就走出了我们那个小站,走向了整个中国最瞩目的地方。
一九八四年,建国三十五周年,天安门广场,国家大阅兵。那场阅兵有多震撼?它是中国向世界展示改革开放肌肉的一次总亮相。而在那雄壮的《分列式进行曲》中,在超过1300人组成的联合军乐团里,就有我二哥!他作为部队的文艺骨干,站在队列里,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当他把这段经历告诉我们时,整个鸭鸽营都轰动了。一个四等小站铁路工的儿子,竟然走进了天安门,为国奏乐!这剧本,谁敢这么写?
后来,二哥转业回了铁路系统,凭着那股劲儿,成了北京铁路局的技术尖子,提了干。
我和小弟周小青,算是踩在哥哥们的肩膀上往前走的。我参军入伍,在部队考上军校,干了十八年,最后从校级军官转业到了省直单位。小弟呢,也进了铁路系统,他不像大哥有巧手,也不像二哥有那样的传奇经历,但他有一样东西——实在。待人热情,干活勤快,是单位里出了名的“老黄牛”。家里的活儿,样样拿得起;单位的活儿,件件干得漂亮。
几十年,弹指一挥间。父母亲在前些年相继走了。我们兄弟四个,也从追着火车跑的少年,变成了鬓角染霜的中年人。
回头看,鸭鸽营那个小站还在,但我们的生活,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当年连电风扇都是奢侈品,如今汽车电脑进了家门。当年一件带补丁的衣服穿几年,如今的衣柜里琳琅满目。
我们这代人,是从苦水里泡大的。所以我们比谁都懂,今天的好日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一代人咬着牙,一拳一脚打出来的。
我们经常跟孩子们说,别嫌我们唠叨,你们不知道爷爷那辈人是怎么过来的。那段在铁轨边挣扎的岁月,就是我们周家的“家谱”,是刻在骨子里的DNA。它告诉我们,无论你起点多低,哪怕只是一个四等小站,只要你肯奋斗,敢拼搏,时代就绝不会亏待你。
这,就是我们铁路工之家的故事。一个从过去驶向未来的故事。
热点资讯/a>
- 重磅!成达万高铁突破进展,2027年通车稳了!
- 招行信用卡 循环利息是什么
- 抗美援朝为何非出兵不可?这四个理由,证明毛主席的决策有多高明
- 古代男子为何娶13、14岁少女为妻?有三大因素,每个都很现实
- 孙兴慜泪崩伦敦!2250万创纪录转好莱坞,梅西对手再添亚洲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