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88彩

你的位置:88彩 > 88彩介绍 >

1927年涿州之战:一座坚不可摧的孤城,张学良刻骨铭心的耻辱,百姓无法承受的悲剧

点击次数:106 发布日期:2025-08-13

1927年,一场看似结局明了的围城战,最终却展现出极度的反差。

军事上,它让一座北方小城被誉为坚不可摧,成就了守将的传奇。

然而,对当地居民而言,这场战役则是一场彻底的灾难,其代价令人触目惊心。

张学良指挥下的三万奉军精锐,将傅作义部不足七千人困在涿州近三个月。

名义上,奉军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但这场较量,无疑给张学良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甚至被他视为军事生涯的“终身耻辱”。

我们将回顾这场战役的始末,并探讨其复杂而深刻的影响。

北方变局

当年,国内局势风云变幻。阎锡山曾与奉军同属北洋军阀阵营。

然而,西北军冯玉祥率先宣布改编为国民军,促使阎锡山也迅速改变立场。

他随即宣告加入北伐序列,自称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并果断挥师出山西。

张作霖对此视为背叛,情绪激愤。他连番发出通电,威胁阎锡山若不悔改,必将付出惨痛代价。

但阎锡山并未理会这些警告。他已决定向南方进军,谋求新的政治格局。

彼时,张作霖的指挥部设在北平,而张学良的指挥部则位于保定。

两地互为犄角,可以相互支援。阎锡山正是看准了这一布局中的薄弱环节。

他发现,位于北平与保定交通要塞的涿州,地理位置极其关键,奉军却在此地部署兵力不多。

阎锡山当即决定,派遣麾下大将傅作义率领一个师的兵力,对涿州实施奇袭。

傅作义深谙用兵之道,讲求迅速隐蔽,出其不意。他的部队于1927年10月5日出发。

仅六天后,到10月11日,傅作义的先遣部队已成功突破城防,突入涿州城内。

他们迅速完成了对城市的占领,随后傅作义率主力部队入城,完成了阎锡山交付的任务。

然而,占领涿州后,战局并未按照阎锡山的设想发展。

傅作义的晋军同袍,普遍战斗力不及他本人麾下。晋军主力刚出山西,便被奉军击退。

这使得傅作义的突袭行动,从“猛虎掏心”瞬间变为孤军深入,涿州也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围城血战

尽管外界普遍认为,傅作义这支孤立的部队已难有作为。

但考虑到涿州显著的战略价值,张学良仍旧调集了三万奉军精锐,对涿州展开了围攻。

这支奉军绝非寻常部队。虽然奉军早期有“胡子”背景,但张学良所指挥的,已是脱胎换骨的新式武装。

为了确保攻城成功,张学良不仅调来了炮兵旅和工兵部队,还配备了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

甚至连飞机都投入了作战支援,这在当时无疑是极其强大的军事配置。

许多奉军将领最初认为,傅作义最好的选择是立即出城投降,方能保全性命。

然而,傅作义并非等闲之辈。他迅速对涿州的地形进行了细致勘察。

随即,他周密部署了守城方略,并开始着手构建坚固的防御工事。

在傅作义主力部队进城的当天,奉军就尝试发动了进攻。

但他们的攻势遭到了傅作义部队的猛烈反击,不得不暂时撤退。

10月15日,张学良调集的三万大军陆续抵达战场,对涿州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总攻。

然而,持续到10月19日,攻城行动依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张学良甚至亲自赶到涿州城外,指挥攻城作战,但面对坚固的城池和顽强的守军,仍旧束手无策。

由于涿州城墙异常坚固,加之傅作义部的顽强抵抗,奉军始终无法攻破。

10月27日,张作霖再次下达命令,要求奉军在三天内必须拿下涿州。

但傅作义部丝毫没有退让。每当奉军发起冲锋,他们便展开凌厉反击,导致奉军损失惨重。

多轮总攻过后,奉军已是黔驴技穷。张作霖气急败坏,甚至命令部队施放毒瓦斯炮弹。

不过,奉军在操作这种新式武器时经验不足,发生了失误,并未对傅作义部造成伤害。

阎锡山抓住奉军使用毒瓦斯弹一事,大肆抨击,使张作霖不得不辩解称那是“烟幕弹”。

经历了第九次总攻的失败,奉军的战斗意志已然消磨殆尽。涿州在他们眼中,已然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张作霖最终下达了新的指令:“不用打啦,把涿州四周挖上壕沟,架上铁丝网,他不投降,就把他们饿死在城里。”

此后,涿州之战进入了漫长的围困谈判阶段。期间,张学良还曾指挥部队挖掘地道,试图从地下潜入城内。

但这一尝试也未能奏效。

悲剧回响

在经历了长达两个月的围困后,涿州城内的粮食供应最终消耗殆尽。

面对物资枯竭的困境,傅作义不得不选择议和。

最终,1928年1月12日,傅作义率领残存的7000余人走出城池,接受奉军的改编。

涿州之战至此画上句号。

这场战役,傅作义以区区七千余人的兵力,牵制了张学良麾下三万精锐近三个月。

它对当时的北伐战场全局,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张学良本人,据称将这场涿州之战视为他个人军事生涯中的“终身耻辱”。

涿州城在近代军事史上,因此役而名声大噪,被赋予了“坚不可摧”的城市攻防战象征。

傅作义的个人军事能力,也在此战中得以凸显,成为他“个人英雄主义”的代表。

笔者以为

然而,在对傅作义的军事才能赞叹之时,我们不能忽视这场战争给涿州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

根据战后记载,涿州城内的民房,几乎有十之八九被彻底摧毁。

街上的所有商店,无一幸免于战火,全部化为废墟。

尽管傅作义被许多人视为军事英雄,但这不禁引发一个深思的问题:那些在这场漫长围困中,家园尽毁、承受巨大苦难的涿州百姓们,他们又算不算英雄呢?

他们的牺牲,是这场军事“奇迹”背后,最沉重也最容易被遗忘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