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工人为了国家石油,宁可少活20年,现在人为啥都不愿996呢?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铁人王进喜和大庆油田的故事。建国初期,国家工业底子薄,为了多采石油,不少工人拼了命地干。
他们常说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再苦再累都咬牙扛着。现在大家常说的 996 工作制度,对当年的工人来说,可能真不算啥难事。
可为啥以前的工人能坦然接受高强度工作,现在的打工人却觉得 996 是侵害,打心底里不愿干呢?这里面的原因值得好好说说。
以前,杭州有个年轻打工人连续加班 5 天,突然倒下了。高强度工作让他的身体一点点垮掉,最后没抢救过来,一条年轻的生命就这么没了。
这样的消息让人心里发沉,他的父母怎么也接受不了,觉得是企业压榨才出了这样的悲剧。网友们也在骂背后的企业,说这是对劳动者的不负责。
现在一提 996,大家大多没好脸色,觉得这是资本家在榨取劳动力。就连曾经受大家喜欢的马云,说过 “996 是福报” 后,也一下子没人待见了。
反观当年的工人,像王进喜他们,为了给国家采石油,常常连轴转,几天几夜不合眼。
没人逼着他们这么干,是他们自己愿意把全部时间精力都投进去。这背后,是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不一样,受益的对象也不同。
王进喜那年代,国家刚建国没多久,啥都缺,工业发展更是急着要石油。为了让国家快点强大起来,一批批工人冲到油田。
那时候技术差,工作环境特别恶劣,冷的时候冻得直哆嗦,累的时候随时可能倒下,可没人叫苦。大家心里就一个念头:多采点石油,让国家工业能起来。
支撑他们的不是啥奖励制度,是想为国家做贡献的劲儿。在他们心里,国家利益比啥都重要,个人累点苦点不算啥。
正因为有这样的万众一心,咱们国家的工业才能在难日子里快速起来,现在的发展基础,都是他们用血汗铺出来的。
可现在的打工人,受 996 困扰的大多是私企员工。他们干得再多,创造的财富大多进了老板口袋,自己除了工资没多少好处,更没啥让人热血的动力。
以前的工人是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干,就算没奖励也浑身是劲;现在的打工人是为了养家糊口干,老板还一个劲压着,心里能舒服吗?
尤其是和那些福利好的国家比,就更觉得 996 不人道了。为了工作丢了个人生活,实在不值当。
现在的年轻人,像 90 后、00 后,想法不一样了。他们更看重自己的感受,做事喜欢跟着心走。
就算 996 能多挣点钱,他们也不愿干,宁愿选轻松点、自由点,或者自己觉得有价值的工作。
说到底,现在的市场环境下,996 早就不被大家接受了。
这就要求企业得改改了,得好好保障工人的权益,搞点实在的企业文化,让大家觉得在这干活值,有归属感。
这样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企业才能真的发展好。
时代不一样了,大家对工作的期待也变了。以前的工人为国家奉献,值得我们敬佩;现在的打工人想有尊严地工作,想兼顾生活,这也没错。
工作不该是透支生命的理由,企业更该明白,把员工当人看,才能走得更远。这道理其实不复杂,就看愿不愿意真的去做。
热点资讯/a>
- 《三国演义》中地方州郡的刺史、州牧、太守都是怎么区分?
- 湖北高速大升级!四条路变八车道,堵车烦恼成历史!
- 高考536分的她为何拒绝百万签约,真相让人意外
- 英格兰赢球却挨批?三狮军团进攻为何成“学生水平”
- 2021超能跑的10位老人:唯有坚持不懈才能跑赢岁月